摘要:
根据 DeepSeek 过往的产品更新周期来看,梁文锋的主场时间又快到了。
来源|《中国企业家》杂志
作者|闫俊文
编辑|张晓迪
这两天,中美大模型公司各有大事发生。
4 月 15 日凌晨,OpenAI 发布了 GPT-4.1 系列模型,包括 GPT-4.1、GPT-4.1 Mini、GPT-4.1 Nano,它们的核心特征是成本更低,速度更快;同一天,另一家中国明星 AI 公司,智谱 AI 正式启动上市辅导备案,由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。备案报告显示,智谱 AI 将在今年 8 月至 10 月完成 IPO 辅导计划。
此前的 3 月底,智谱 AI CEO 张鹏曾告诉《中国企业家》,他判断实现 AGI,路程还长," 不管我们融了多少钱,其实都是 AGI 道路上的盘缠,未来,还需要更多盘缠,我们会持续地做相关的事情 "。
如今看来,这个 " 更多的盘缠 " 就是指 IPO。
2025 年开年,DeepSeek" 燃爆 "AI 圈,目前,截至 R1 模型正式发布已经过去 86 天。
DeepSeek 和梁文锋的团队什么时候推出新的大模型产品,尤其是 R1 的更新版?
《中国企业家》统计了国外 Anthropic、Meta 等公司更新大模型的周期,如果是模型的重大升级,周期在 5 至 10 个月左右;而同一版本的功能升级则在 3 至 4 个月之间。
根据 DeepSeek 官网数据,梁文锋的 AI 团队更新产品与国外主流公司同频,2024 年 9 月发布 V2.5,12 月发布 V3,2025 年 3 月将 V3 更新为 V3-0324 版本,也几乎每隔 3 个月就会迎来一次升级。
有一些预测认为,DeepSeek 下一次更新 R1 模型可能是在 5 月初,届时或提前发布,但 DeepSeek 方面目前还尚未对这种预测进行回应。
OpenAI 也在追求更小更快
公开资料显示,GPT-3 的参数规模为 1750 亿,GPT-4 的参数规模为 1.76 万亿,到了 GPT-4o 参数约 2000 亿规模,此次 OpenAI 推出的 GPT-4.1 Mini,被称作 OpenAI 的高效小型模型,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表现超越 GPT-4o,大幅减少延迟并降低 83% 成本。
GPT-4.1 Nano 被称之为首个超小型模型,它能支持 100 万 token 的上下文窗口,适用于低延迟任务,如分类和自动补全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上述三个模型将上下文窗口处理的规模从 GPT-4o 的 128K 直接提升至 100 万 token(1M)。这意味着模型在更长的文本中保持专注和理解的能力得到了强化。
具体到成本、价格方面,GPT ‑ 4.1 比 GPT ‑ 4o 便宜 26%,输入、输出分别是每百万 token2 美元和 8 美元;GPT ‑ 4.1 Nano 输入、输出分别为 0.1 美元和 0.4 美元。
对比 DeepSeek,标准时间段内,V3 模型输入、输出百万 token 的费用为 0.5 元、8 元,R1 推理的费用分别为 1 元和 16 元。
可以说,OpenAI 也打上了 token 的价格战,价格直接对标 DeepSeek。
与此同时,OpenAI 已暂停了其此前 2 月发布的 GPT-4.5,原因在于成本太高,其 API 定价为输入、输出每百万 token75 美元、150 美元。官方回应说此次调整旨在将更多资源投入未来模型的研发。
关于开源,OpenAI 的 CEO 山姆 · 阿尔特曼不得不走向与 DeepSeek 同样的路径,他曾表示,DeepSeek 的出现并未影响 GPT 的增长,OpenAI 将推出更好的开源模型。
不过,在 DeepSeek 冲击之下,阿尔特曼曾经一度非常恼火,甚至恐慌,他曾在社交平台上指责 R1 模型使用了 GPT 的数据蒸馏,又写公开信给美国政府,声称限制 AI 技术流向中国等国家,并禁用 DeepSeek。
但这并不影响 DeepSeek 的影响力。在英伟达的 2025GTC 开幕主题演讲会上,黄仁勋数次提到 R1 模型,并用 R1 模型验证了黄仁勋所谓的 " 推理越多,所需算力越多 " 的说法。
除了 OpenAI,谷歌在 4 月 9 日也举办了发布会,宣布推出 Agent2Agent 智能体交互协议,该协议允许生态系统中的 AI 智能体进行底层技术无关的相互操作。多个智能体的协作将带来更高的自主性,同时成倍提高生产力、降低长期成本。
梁文锋的主场时间又快到了
在 R1 模型 " 爆火 " 之后,DeepSeek 除了模型升级,人事布局上动作颇多,DeepSeek 官网在 3 月份发布了招聘 CFO、COO、财务负责人岗位的信息。这也被一些媒体解读为 DeepSeek 在为融资做准备;模型方面,DeepSeek 最大的动作是 3 月 25 日发布了 V2 模型的更新版。
目前,DeepSeek 并未发布有关融资方面的信息。4 月 3 日,梁文锋和团队发表了一篇论文,题目是《通用奖励建模的推理时间缩放》,文章论述了如何让注意力机制更高效地处理更长的上下文等。
DeepSeek" 燃爆 "AI 圈后,外界对其充满好奇和新的期待。潞晨科技 CEO 尤洋近期在接受《中国企业家》采访时说,如果有机会跟梁文锋面对面,他最想问梁文锋的是他最终的目标是什么," 梁文锋是想做一个成功的商业化公司,还是想通过一些其他手段做一些非盈利的事情?这两者肯定差距是非常大的,OpenAI 可能还是想做一个 Google 那样的非常高价值的商业化公司。"
记者了解到,目前,无论是杭州本地的大公司,还是深圳的顶级创投,都难见梁文锋一面。
近期英伟达公开表示,美国政府正在限制其 H20 芯片向中国的出口,并且 H20 芯片对华出口需要获得许可证,这一要求是 " 无限期 "。
而 H20 芯片正是梁文锋最在意的 " 基础设施 ",早先,梁文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," 我们真正的挑战从来不是资金,而是高端芯片的出口禁令。"
不过,面对禁令,梁文锋也并非坐以待毙,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," 英伟达的 GPU 没有什么神秘之处,但要赶上他们,就必须重建团队、付出时间和成本,追赶下一代技术——这才是真正的护城河。"
上一篇:银行周六日转账所需时间较短
下一篇:股票跌幅揭秘
有话要说...